潘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口欲期和肛欲期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儿童发展阶段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在年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对幼儿的影响方面都有所不同。
1. 年龄:口欲期一般发生在出生到幼儿1岁左右,而肛欲期则发生在幼儿1-3岁之间,是在口欲期后出现的。
2. 表现:口欲期幼儿会经常进行吸吮(吮吸乳汁、手指)、吞咽、咀嚼、口唇发声、口唇游戏(如吹泡泡)等经口的活动。而肛欲期幼儿则会出现随意大小便、憋尿、憋大便,然后从解除大小便中获得快感,有时憋不住会尿裤子或拉裤子,有的孩子排便后还会研究自己的大小便。
3. 原因:口欲期幼儿处于生活不能自我控制的状态,必须依靠别人的照顾才能存活。这时,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通过口腔来实现的,从中吸吮来满足其生理及心理的需求。而肛欲期幼儿则因大便对肛门周围的刺激会让幼儿感到难受,而大便的排出则能给幼儿带来快感。
4. 影响:口欲期过度满足进食的需求或过度呵护会形成口欲期-依赖型人格;如果口欲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则会形成口欲期-攻击型人格。这些人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甚至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容易对建立亲密关系产生恐惧。肛欲期过度斥责可能导致肛欲期延长,导致幼儿性发展停滞。在成年后,人们可能会形成“肛门期人格”,表现为强迫、吝啬、洁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