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磊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宿痰是指停积于体内日久不愈的痰液,宿痰的形成主要由饮食不节、过度饮酒、情志不畅、外感湿邪、体质因素等原因导致。
1、饮食不节:长期饮食偏嗜肥甘厚味、辛辣油腻之品,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进而凝聚成痰。此外,饮食过冷过热,也会扰乱脾胃气机,影响水液代谢,产生痰湿。
2、过度饮酒:酒为湿热之品,过量饮用会伤及脾胃,导致湿热内生,湿热蕴结,煎熬津液,化为痰浊。长期饮酒者,往往痰湿较重,易引发多种疾病。
3、情志不畅: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痰浊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忧思郁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易形成痰浊。此外,惊恐伤肾,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也可导致痰湿内生。
4、外感湿邪: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中,或冒雨涉水,或久卧湿地,均易感受湿邪。湿邪侵入人体后,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从而化生痰湿。
5、体质因素:素体肥胖或素有痰湿体质者,往往脾胃功能较弱,对水液的代谢能力较差,易形成痰湿。此外,阳虚体质者,由于阳气不足,温煦气化功能减弱,也易导致水湿内停,形成痰湿。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如年老体弱、久病不愈、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等,也可导致宿痰的形成。因此,若出现宿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