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出了问题会引发什么疾病

孙茜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理咨询科 主治医师

心理出了问题可能会引发多种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周围人群带来困扰。因此,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患者和家属,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

1. 抑郁症:长时间处于情绪压抑状态以及心理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情绪悲观、思维活动减退、注意力障碍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并且在症状比较严重时,可以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 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个人意识、感知觉、情绪出现扭曲、敏感多疑、幻听、思维混乱、极度激动等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服用舒必利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 焦虑症:当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症,表现为强烈、过度、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并伴有紧张、不安等内心表现。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放松心态,同时也可以使用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 躁狂症:通常与先天遗传、脑内兴奋抑制失调等有关,患者受到外界环境、精神刺激等容易诱发躁狂症,表现为日常精力旺盛、容易被激惹、活动增多,还可能伴有幻觉、妄想等。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氟哌啶醇片、氯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患者既有抑郁,又有躁狂发作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主要发生在成人早期。患者应尽早与医生沟通,或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6. 人格障碍:是指患者明显偏离正常行为,没有目的、自制力差,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分型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建议患者尽早去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类型,并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放松心情,避免胡思乱想,并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多与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沟通交流。只有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

展开全部内容